聚创考研网官方联系电话
聚创考研网 > 考研院校库 > 山东大学 > 院校研讯 > 正文

山大新模式:一个学生 两个导师 三种经历

作者:聚创山大考研网-小黑老师 点击量: 1221 发布时间: 2008-07-09 18:19 【微信号:13306030226】


一个学生:个性化培养与重点培育相结合

新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的“一个学生”,即对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生实行个性化培养。为此,山东大学根据博士生特点重新修订培养方案,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强化对博士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中“优秀博士生培育计划”重点支持培育具有创新潜质、有望取得突破性研究成果的优秀博士生,受到广大师生的关注和欢迎。该校专门设立“优秀博士研究生培育基金”,对入选培育计划者,每月给予一定数额的资助。 2007 年, 15 名优秀博士生成为首批资助人选。该校还设立“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山东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指导奖”和“优秀人才培养奖励基金”,每年进行山东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评选,对获得全国、山东省和学校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的作者及其指导教师进行表彰和奖励。山东大学每年被 SCI 收录的论文数等重要学术指标均进入全国高校前列,其中由研究生撰写的论文,约占 SCI 论文总数的 70% ,发挥了生力军的作用。

双导师制:提高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双导师制”是由指导教师和合作导师为主共同组成的一种导师组负责制度。合作导师包括:校内跨学科合作导师、企业或政府机构合作导师、国内大学或科研机构合作导师、海外高水平大学合作导师。

展涛校长介绍说,校内跨学科合作导师模式“旨在发挥我们的学科综合优势,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在学科交叉的氛围和环境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同时,校内双导师培养又可以推进我们学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企业或政府机构合作导师模式“旨在为研究生提供了解社会和研究现实问题的机会,通过与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经历’相结合,增强他们的创造力和社会竞争力。这一模式还可以推进我们学者与企业和政府机构中专家的合作,推动我们的学者走向社会。”

与国内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合作导师模式,旨在利用国内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学术资源特别是优秀导师资源,与研究生的“第二校园经历”相结合起来,使得我们的研究生具有在不同大学导师指导下的学习经历。同时推动我们的导师和学院与国内其他大学或科研机构的合作;与海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导师模式,则是与研究生的“海外学习经历”相结合,旨在培养研究生的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同时推动我们的导师与海外导师的合作与交流。

自 2006 级博士生开始,山大要求每位博士生导师至少有 1 名研究生实行双导师培养,积极鼓励进行跨专业、跨学科的联合授课与合作指导,提高研究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 2007 年,山大第一批聘任的 66 名博士生合作导师已经上岗,目前山东大学合作导师和兼职导师有近 200 人。

三种经历:开阔视野激发创新热情

“三种经历”指海外学习经历、第二校园经历、社会实践经历。截止到 2007 年底,山东大学共有 377 名研究生(其中 222 名博士生)获得海外学习经历, 170 多名研究生获第二校园经历,建设校外实践基地 25 个。实现“三种经历”的主要途径是:

——支持、鼓励研究生赴海外名校留学,大力推进研究生中外联合培养。山大通过“研究生海外留学基金”和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计划项目两种经费渠道资助在校研究生获得海外联合培养的学习机会。自 2005 年起,山东大学每年设立“研究生海外留学基金”,重点资助优秀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以联合培养的方式到国外一流大学学习和交流,并支持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和国际暑期学校。 2007 年,山大有 150 余名研究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赴国外联合培养,其中 125 名博士生获得“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资助公派出国留学。

在前不久美国夏威夷举行的美国骨矿学会第 29 届年会上,山大医学院于修平教授与美国纽约大学医学院刘传聚教授联合培养的 2004 级博士生孔丽应邀作大会学术报告并荣获杰出青年学者奖。“我觉得没有两个导师理念的碰撞,没有我这段海外的经历,我是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的。”孔丽如是说。

——积极探索与国内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的新形式和新途径,与厦门大学、武汉大学及中国科学院、中国社科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研究生访学制度,丰富他们的“第二校园经历”。自 2004 年启动以来,每年设立“研究生国内访学基金”,资助博士生到相应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进行课题研究和学术交流。

——拓展研究生的社会实践经历。加强与地方政府、大型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了以信息、工程、管理、医药卫生等为主的研究生培养基地,组织博士生科技服务团赴山东省各地市开展科技、医疗和文化服务等活动,并围绕企业存在的技术难题,开展项目攻关。 2007 年,一批示范性研究生实践基地相继设立,如山东大学邹平新农村研究生创新实践基地、青岛考古实践基地等。截至目前,山大已经建立了 25 个校外研究生实践基地。

构建研究生培养模式创新配套机制

第一,实施研究生第一外语教学改革。出台了《山东大学研究生外语教学改革意见》,符合规定条件的研究生可免修第一外语,并自然获得相应学分。按照研究生第一外语水平的差异和特点,分 A 、 B 两个级别为其他非免修研究生开设不同进度和难度的外语课,还专门对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外语提出了具体要求。

自 2007 年起,山东大学全面推行研究生课程“双语教学”。学校规定,全校理工医各学科博士生的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 1/2 以上,硕士生的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 1/3 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类中应用学科的博士生和硕士生的学位基础课和学位专业课 1/3 以上,直接采用本学科国际上优秀的新版外文教材,并采用双语教学,并列专款给予建设经费支持。

第二,探索并推进博士学位申请制度改革,切实提高博士学位论文的质量,规范博士学位授予。自 2005 年起,博士学位论文在答辩前必须 100 %实行校外专家匿名评审,硕士学位论文按 5%-10% 的比例抽查进行校外专家匿名评审;推行博士学位论文预答辩;对文、理、工、医中的各实验性、应用性学科的博士论文实行原始资料审核制度,以确保学位论文的原创性和真实性。

第三,采取多种措施,完善研究生的奖助机制。通过改革奖学金评审与发放模式,加大对研究生项目奖学金的资助力度,鼓励创新;加大经费投入,大力推进研究生“三助”工作,扩大“助研”、“助管”、“助教”研究生岗位设置比例和聘用范围。每年都大约有 3000 名多研究生活跃在不同的“三助”岗位上。

第四,鼓励并支持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交流与学术创新活动。“稷下风”学术讲坛、“海右”博士生论坛已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品牌。山大在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连续获得佳绩,成功承办了 2005 年全国博士生论坛、 2006 年“鲁港”两地青年才俊学术论坛,进一步提升了山大的学术影响力。 2005 年化学院博士生边永忠、 2007 年医学院博士生刘玉刚作为中国优秀博士生代表团成员,分别参加了在德国林岛召开的第 55 届、第 57 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

校长展涛说:“这种培养模式的创新,可以丰富他们的人生经历,开阔他们的视野,特别是可以使他们关注和研究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来激发他们创新的热情,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本文节选自 2007 年 12 月 6 日 《科技日报》,记者:仇方迎,通讯员:程翠玉 苏红燕,文字有删改)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山大新模式:一个学生 两个导师 三种经历"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聚创考研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

聚创考研网官方微信
分享:
学习QQ群
MORE
浏览记录
MORE
浏览过该网页的还看了 MORE
  • 24考研复试大纲及其流程解析

  • 【准大三】考研院校专业选择揭秘

  • 24考研调剂全流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