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创考研网官方联系电话
聚创考研网 > 考研院校库 > 深圳大学 > 招生目录 > 正文

深圳大学2021年应用技术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目录

作者:聚创深大考研网-林老师 点击量: 3205 发布时间: 2020-08-14 14:33 【微信号:13306030226】


据悉,深圳大学2021年应用技术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目录公布,聚创深圳大学考研网小编为你整理如下内容:

材料与化工

基本信息

专业:085600

专业名称材料与化工

学制:3

学位类型专业学位

学院名称:126 应用技术学院

招生人数:5

联系人连老师

联系电话:0755-23256355

电子信箱:NMNE@sztu.edu.cn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1]英语一;[302]数学二;[917]材料科学基础;

复试科目

[FS64]材料工程专业基础知识二;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01

光电材料与器件

陈增源,董波,游利兵,王树晓,张旺,唐泽国,项炳锡,刘晶

02

电池材料与器件研究

朱海鸥,王吕阳,周双,杨帆

03

微纳技术半导体薄膜

张文伟,仇明侠,安红雨

04

晶体生长与检测

翟剑庞,何斌,苏耀荣

05

陶瓷与增材制造

韩雨来,王宁,许新统

06

材料检测技术

陈丽琼,邓力维,林涛

07

太阳能智能微网技术

韩培刚,胡芸菲,马雷

专业介绍

培养目标

掌握材料工程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文献资料,具有一定的写作和听说能力;成为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培养方向

深圳大学材料工程专业研究方向包括高分子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器件、晶体生长。薄膜材料、材料检测与质量控制等领域。使学生掌握材料成份和组织结构的分析方法、材料的制造过程和质量控制方法、材料性能检测和分析方法、材料的加工工艺和技术等,以解决工程问题或从事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新设备的开发能力为培养重点。

师资队伍

25人,其中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9人,博士生导师1人。

韩培刚,工学博士,特聘教授,学科带头人。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2015年中国侨界科技(创新人才)贡献奖获得者。韩培刚博士毕业于香港城市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他拥有近三十年新材料与新能源产业研发经历,200多家企业技术服务和工程建造经验,曾任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广州有色金属研究院新材料研究室工程师和香港城市大学光电研究中心研究员。于2008年后主要在公司从事材料表面技术的应用开发和太阳能光热与光伏应用技术的开发与工程建造工作, 2012年起任内蒙古圣和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首席科学家;在国内外发表学术论文40多篇,拥有中国专利技术5项,。承担主持过的科技项目有国家创新基金项目、省市科技项目,深港“创新圈”科技计划项目。近些年,韩博士主持了二项科技部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主持的中高温槽式太阳能光热技术利用项目被列入内蒙古科技重大专项和国家重大支撑项目。韩博士亦兼任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天瑞星光热技术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客座教授。韩培刚教授曾任美国科学进展学会会员(AAAS),美国材料研究学会会员(MRS),香港电子器件学会会员(HKEDM)。

方晓东,特聘教授,日本大阪大学工学博士,入选中科院“百人计划”。先后就职日本日立公司任半导体工艺开发主任工程师、日本大阪大学任客座教授、中科院安徽光机所研究员、中国科技大学教授、博导。主要研究方向是激光技术和材料物理。主要特长是准分子激光技术及应用研究。作为项目(课题)负责人主持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科研装备研制项目等。承担并完成了集成电路半导体光刻光源相关技术研发、高端平板显示制造的准分子激光设备关键技术研发、准分子激光医疗设备研发等项目。在激光技术和微纳材料与器件领域发表SCI学术论文一百多篇,申请国内外发明专利50余项。作为第一完成人获省级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现任中国感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感光学会影像信息材料与技术专委会主任、中国光刻产业联盟理事等职。

陈增源,特聘教授。1995年香港大学机械工程学系获哲学博士学位,19952004年期间出任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及VTC香港科技学院制造工程学系讲师。其后投身信息科技产业,为多家机构担任信息技术经理及顾问。2007年加入香港理工大学工业及系统工程学系,超精密加工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伙伴实验室从事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先进制造技术、微纳米加工技术及设备、材料科学、精密光学设计、光场成像及仿生视觉、计算机模拟及图像处理算法。20132018年出任实验室项目经理。2019年加入万维数码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及技术总监,负责3D视频采集、裸眼3D显示技术及应用方案、2D3D图像处理技术、用于图像处理的場域可编程逻辑閘阵列(FPGA)算法和编程等研发课题。曾以主要研究人员身份主持及参与多项香港及国内研发项目,累计研究资金超过港币二千万元。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十余篇论文,并且获授权多项发明专利。其作为第一发明人“用于新型高清立体成像的复眼”,在第44届瑞士日内瓦国际发明展(2016)获得俄罗斯国际科学及技术合作协会奖。目前专注于2D3D视频自动转换软件的研究。

王树晓,教授,从事裸眼3D、芯片设计及新能源设计应用。2008年获得香港理工大学博士学位,2008-2012年与香港理工大学电机工程系担任研究员,从事电动汽车、风力发电、太阳能应用、康复手臂机器人的研究。2012-2018在香港万裕电子担任总工程师,从事超级电容的应用于开发,其中设计的产品广泛的应用到各行各业,如新能源巴士、地铁能量回收、电梯发电系统、内燃机启动等。2013年与2017年荣获香港工业特别大奖。2018-2020年在香港万维电子担任技术总监,从事裸眼3D显示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设计FPGA转换板应用到裸眼3D广告机、电视墙及电视机。共发表SCI论文13篇,会议论文11篇,撰写2个章节的书籍,授权的发明专利9个,授权的实用新型专利13个,2006年荣获日内瓦发明铜奖。

游利兵,博士,教授。2009年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同年入职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历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曾担任激光技术与光电功能材料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生导师。20201月加入深圳技术大学。长期从事准分子激光技术及应用研究、光和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激光检测仪器和加工设备研发。先后主持和参与国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科院仪器研制项目、安徽省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曾开展光刻光源技术研究、大功率准分子激光技术研究、深紫外超快激光技术研究、紫外激光诱导光谱检测技术研究、用于平板显示制造的激光退火设备研发、柔性显示激光剥离设备研发、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光谱分析仪器研发等。发表学术论文近4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6项,获授权8项,获安徽省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目前任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中国电源学会特种电源专委会委员、中国感光学会影像信息专委会委员。

翟剑庞,教授,长期从事LED衬底晶体生长,磷酸铝沸石晶体生长,碳纳米管和低维量子结构材料的组装、表征及其光学特性的研究和教学工作。主要讲授“光电检测技术”、“半导体材料”、“半导体薄膜技术与物理”、“纳米材料与器件”等课程。曾入选第七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深圳市高层次专业地方级人才、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中山市先进工作者、深圳大学“荔园优青”。先后在Phys. Rev. Lett, Chem. Mater, Appl. Phys. Lett, J. Phys. Chem. B, J. Phys. Chem. C, NanotechnologyCarbonCrystEngComm, Micropor. Mesopor. Mater等国内外重要学术期刊上已发表相关的SCIEI收录论文60余篇。申请获得国家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20项。“LED级蓝宝石晶体生长”项目通过专家技术鉴定,实现产业化。已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广东省中国科学院全面战略合作重点项目、广东省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专项资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博士启动基金、金属多孔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中山市工业发展专项资金重点项目、中山市科技强企支撑计划重点项目、深圳市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山市火炬开发区科技扶持专项资金及配套等项目。

朱海鸥,教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博士。2004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学士学位。2008年进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师从谢毅院士硕博连读,2013年获中国科技大学无机化学博士学位。2014年在深圳大学光学工程专业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并于20171月进入深圳技术大学。主持及参与的基金包括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青年基金,深圳市基础研究基金等。科研成果发表于Nature Communications Advanced Materials 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Scientific ReportsMaterials Letters等期刊上。

陈丽琼,教授,中山大学博士,20181月入职深圳技术大学,曾先后就职于深圳清华大学研究院(2003.6-2010.3)和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2010.4-2017.12)。主要从事纳米光电材料、光电材料检测、质量工程及标准化技术研究。担任过暨南大学工程硕士(化学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指导教师、深圳大学材料学院工程硕士研究生兼职导师、ISO TC 181 WG8联合召集人、ISO TC 181 WG6委员、ASTM E 27委员、全国质量监管重点产品检验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TC 374,简称检标委)能源工作组组长。获授权发明专利8项,主持或参与3项国际标准制修订、6项国家标准的制定。

张文伟,特聘教授,博士,长期从事传感器芯片及其模块的应用研究与开发。主持了中科院相关磁传感器芯片的研究项目。已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申请及已经获得的美国发明专利9项。有多项国内专利还在审批中。回国之前在英国牛津大学做博士后,在英国和德国的多家公司包括世界500公司工作10余年,主要从事各类传感器芯片和模块的研发和产业化。

董波,特聘教授,博士,长期从事光纤器件和光电微纳材料器件系统的基础与应用研究。现为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光学学会会员。主持及参与加拿大、新加坡和中国国立基金项目多项。已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SCI论文总计他引超过700次。出版学术专著1本,书章1篇。申请及已经获得的发明专利10项。20多家国际期刊审稿人及多个开发期刊编委。所做的项目成果获得了2013东盟杰出工程成就奖和新加坡杰出工程成就奖。应邀在10多个国际会议作邀请报告,任职10多个国际会议分会主席和技术委员会委员。曾在加拿大劳力埃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后以科学家身份加入新加坡资讯通信研究院从事科研工作。任职美国光学学会OSA旗下著名光电刊物Applied Optics的副主编和韩国KAIST旗下刊物Structural Monitoring and Maintenance的编委。

课程设置

主修课程包括材料现代分析方法、数值分析、材料表面与界面、高聚物结构与性能、半导体材料及其加工工艺、固体物理、专业英语等。

教学资源

本专业依托深圳技术大学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的教学资源开展教学和实验工作,所有教学和实验条件均对培养研究生开放。目前,已拥有

1)光电创新实验室、光电工程实验室、先进材料实验室,以及材料测试实验室等6个专业实验室;

2)总价值达8千万元、齐全而完善的实验设备和测试仪器,其中包括先进的原子层沉积(ALD)等薄膜制备、器件工艺设备,完善的X射线衍射仪等测试、表征设备仪器;

3)与深圳地区的聚飞光电、中芯国际、周大福珠宝等知名企业建立了30家校企合作单位,形成我们独特的校企合作培养学生新体系。

奖励体系

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设置各类企业奖学金,专门奖励在新材料与新能源学院的硕士生和本科生,并资助学生出国学习交流。

培养特色

1)利用高水平的科研平台,让学生直接参与老师所承担的各级科研项目研究,实现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并重;

2)以学科前沿技术,尤其是产业所需的关键技术为研究内容,以实验和方法为主,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际能力;

3)结合本专业老师的项目研究团队,形成团队式的培养方法,使学生掌握团队协作能力,并在研究团队中共同成长。

就业情况

所培养学生主要面向深圳及周边地区的新材料与新能源相关企业,从事于技术、产品研发和项目管理等工作。往届毕业生绝大多数很快成长为企业的技术主管或项目负责人,其中有些已成为企业的副总经理级人才。

咨询方式

连老师,0755-23256355NMNE@sztu.edu.cn

报考要求

报考要求

报考本专业的学生要求具有材料科学、物理和化学等相关专业背景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深圳大学2021年应用技术学院材料与化工专业目录"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聚创考研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

聚创考研网官方微信
分享:
学习QQ群
MORE
浏览记录
MORE
浏览过该网页的还看了 MORE
  • 24考研复试大纲及其流程解析

  • 【准大三】考研院校专业选择揭秘

  • 24考研调剂全流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