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聚创川大考研网-王老师
点击量: 1726
发布时间: 2021-03-18 11:47
【微信号:13306030226】
据悉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所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已公布,聚创四川大学考研网小编为大家整理如下:
根据《四川大学2021 年硕士研究生复试录取工作实施办法》有关规定,经我所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研究,2021年我所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安排如下:
一、复试形式及时间
1. 复试形式为线上远程网络复试。
2. 复试时间为3月23-24日 。
二、远程网络准备
网络视频准备,具体要求详见我所《2021 硕士线上复试考生指南》指南将于3月18日公布。
1.我所将于3月19日、22日(具体安排另行通知)进行视频演练测试,请考生提前准备,准时按要求进行测试。
2.考生应注意着装,应保持发型整洁,素颜、露耳且不可佩戴首饰。
三、提交复试预审电子材料
以下材料扫描件按PDF 格式统一打包,压缩文件命名为专业_姓名.rar,要求 3月 22 日中午12点前发往我所邮箱zhuchaoyong@scu.edu.cn。
1. 有效第二代居民身份证;
2. 初试准考证(如丢失请登录中国研招网系统打印);
3. 毕业证(应届生需提供完整注册的学生证)、学位证书;
4. 本科学习成绩单(应届生由所在学校教务部门加盖公章,非应届生由考生档案所在单位提供并加盖公章);
5. 外语水平证明、发表论文、各项获奖材料证书等;
6. 个人综述(不少于1000字),包括自我评价、专业志趣、专业、职业规划等。
7. 手写签名的《四川大学2021年硕士研究生诚信复试承诺书》(另行发送给同学);
8. 其它材料(按需提交)
⑴ 网上确认时学历、学籍未通过教育部审核的,需提供学籍、学历认证报告:应届毕业生提供《教育部学籍在线验证报告》;往届毕业生提供《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不能在线验证的提供教育部《中国高等教育学历认证报告》;持境外学历的提供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国外学历学位认证书》;
⑵ 网上确认时未取得本科毕业证书的自考和网络教育考生,如此时已经取得本科毕业证书,需交验本科毕业证书原件并提交《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⑶ 士兵退役计划考生,应提供本人《入伍批准书》和《退出现役证》;
⑷ 同等学力考生(大专毕业和本科结业)还需提供大专毕业证书原件及复印件、英语四六级成绩单和本专业必修课程考试合格的成绩单、以及同等学力其他证明材料。(加试科目为合格性考核,视频监控下限时手写小论文;管理联考类政治加试可参照或者面试提问考核)。
注:所有提交材料将于考生录取到校后审核原件。
四、复试内容:
时间:2021年3月23日——3月24日(具体时间段随后通知)
考核内容:个人陈述(5分钟PPT),专业知识问答(随机抽题),专业素质及能力面试问答,综合素质及能力面试问答。
五、成绩计算方法:
复试为差额复试。复试成绩总分为100 分,复试成绩应不低于60 分,否则视为复试不合格,不予录取。
加权公式:S 总=S 初(百分制)*70%+S 复(百分制)*30%
按加权总成绩从高到底录取。
六、收费标准
根据《四川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四川省财政厅关于规范全省教育系统考试考务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通知》(川发改价格〔2012〕641号)规定:研究生招生复试费:每生120元照学校相关要求,研究生复试费需在网上缴纳。缴费网址:http://sf.scu.edu.cn/payment/,用户名为:本人身份证号,密码为:85405515 收费时间:3月17日—3月22日。
发票详见:关于我校在校学生获取电子缴费票据温馨提示
http://sf.scu.edu.cn/payment/news.jsp?id=12
七、体检:
拟录取名单公示后,在二级甲等以上医院体检(1寸照片贴体检表)。
体检表报原子与分子物理所截止时间及方式: 拟录取后第10天下午17点前,寄达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所五教317 朱老师收。
八、复试名单:
序号
姓名
考生编号
报考专业代码
报考专业名称
研究方向名称
1
唐维鑫
106101070220001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2
周思园
106101070220002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3
杨文娟
106101070220009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4
麻建成
106101070220010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5
王艺佳
106101070220011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6
谢婉莹
106101070220012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7
王裕岚
106101070220016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8
王荣
106101070220019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9
解睿
106101070220023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10
伍豪佳
106101070220030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11
许洋
106101070220036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12
冉观宇
106101070220046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13
陈纪超
106101070220064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14
饶小翠
106101070220070
070200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15
刘红玉
106101070220077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16
李福建
106101070220079
070200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17
余鑫
106101070220080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18
周洁
106101070220090
070200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19
谷坤明
106101070220103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20
农文安
106101070220104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21
卫鹏宇
106101070220111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22
王艺潼
106101070220115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23
宋文豪
106101070220116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24
常唱唱
106101070220117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25
郭雄伟
106101070220119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26
杨秋
106101070220133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27
陈学
106101070220137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28
龙海东
106101070220141
070200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29
吴永莉
106101070220147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30
王加恒
106101070220148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31
陈杰
106101070220149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32
赵定宇
106101070220173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33
易书禾
106101070220180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34
张瑞柯
106101070220192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35
刘金德
106101070220195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36
蒋尧
106101070220200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37
李君瑶
106101070220207
070200
物理学
等离子体物理
38
王与凡
106101070220221
070200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39
罗佳
106101070220227
070200
物理学
高压科学与技术
40
杜明浩
106101070220229
070200
物理学
高压科学与技术
41
王佳丽
106101070220258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42
徐梓涵
106101070220262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43
贾旭
106101070220266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44
丁涛
106101070220271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45
唐钰洪
106101070220272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46
刘铮
106101070220278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47
李月
106101070220287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48
余雪蓉
106101070220293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49
吴杰
106101070220313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50
刘春梅
106101070220319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51
李雨菲
106101070220320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52
周池锦
106101070220327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53
刘蓓蓓
106101070220337
070200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54
唐灿莲
106101070220350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55
童鑫
106101070220353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56
吴雨婷
106101070220358
070200
物理学
凝聚态物理
57
揭效映
106101070220366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58
周玉超
106101070220376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59
袁晟
106101070220378
070200
物理学
原子与分子物理
九、咨询联系方式:
朱老师: 02885405515
yong_1002@sina.com
十、举报受理渠道:
毛老师:15902855402
maoaijie@scu.edu.cn
注:1.不能按时参加复试前调试、资格审核或线上复试中任一环节的考生视作自动放弃
2.复试QQ群:715795399,加群姓名加身份证后四位,统一解答复试程序和准备的相关问题。
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所办公室
2021年3月17日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四川大学原子与分子物理所2021 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通知"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聚创考研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