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创考研网官方联系电话
聚创考研网 > 备考指导 > 考研公共课 > 考研政治 > 正文

预测201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连载之三

作者:聚创考研网-小黑老师 点击量: 456 发布时间: 2016-05-11 16:42 【微信号:13306030226】


预测2011考研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连载之三

 

  题记:在学习中既培养兴趣,提高个人人文素质,同时也为备战考研政治准备知识储备,何乐而不为!在学习中与伟人对话,看看他的犀利、冷静、深刻和对人的关怀,愿每位同学的自我意识和社会意识觉醒,做一个清醒的人,做一个关心国家、关心社会,关心个人命运和前途的知识分子!

 

  11. 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这就是说,一个阶级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同时也是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精神力量。支配着物质生产资料的阶级,同时也支配着精神生产资料,因此,那些没有精神生产资料的人的思想,一般地是隶属于这个阶级的。占统治地位的思想不过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不过是以思想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因而,这就是那些使某一个阶级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因而这也就是这个阶级的统治的思想。

 

  ——《德意志意识形态》

 

  本段指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理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原理。本段话既可以联系到关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部分的知识点,也可以联系到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部分知识点,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指出在我国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力量是中国共产党,同时也指出不同于建国之初我国社会建设的主要力量是工人、农民和知识分子,新时期我国社会的建设力量除了工农和知识分子,还包括个体工商业者、在民营企业中的科技工作者、自由职业者和其他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爱国者等,指出我国人民的范围进一步扩大。

 

  12.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德国理论的彻底性的明证,亦即它的实践能力的明证,就在于德国理论是从坚决积极废除宗教出发的。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从而也归结为这样的绝对命令:必须推翻使人成为被侮辱、被奴役、被遗弃和被蔑视的东西的一切关系,一个法国人对草拟中的养犬税发出的呼声,再恰当不过地刻画了这种关系,他说:“可怜的狗啊!人家要把你们当人看哪!”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卡尔•马克思

 

  马克思作为一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者,也有一个逐步的成长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研究理论与观察现实中,马克思逐渐转变为左派黑格尔主义者,但是很快冷酷的社会现实对工人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让马克思发现自身学识不足,仅仅从国家、法的角度不能解决当时的社会问题。为此,马恩先后开始转向政治经济学研究,《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是马克思开始唯物主义转向的一本著作,在本书中还是主要对国家、法与宗教的批判,从而建立自己的唯物主义。

 

  本段话的首句非常之著名。前半句中“批判的武器”指的是以前及现在的哲学等人文社科理论思想等,而“武器的批判”指的是无产阶级对现实社会的认识及改造,是现实的一系列运动,指的是对现实的认识与改造需要理论指导更需要批判主体的无产阶级及社会运动。后半句指出物质和意识各自对社会的作用。指出正确的意识变为科学的理论指导社会实践运动的巨大作用。与本句话相关联的知识点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意识与物质关系以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导思想,领导力量等知识点。

 

  13. 革命需要被动因素,需要物质基础。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卡尔•马克思

 

  本句话看起来较难,但实际上指的是:社会的发展变化是有客观规律支配的,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只有生产力为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或者相当的物质资料的基础,才可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和调整。理论被实现被需要的程度,取决于这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程度。可以设想在一个奴隶制社会中对奴隶主进行民主政治教育,要求他对奴隶讲民主、自由、人权是不可想象,也不能实现。自然,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一样,只有当一个国家发展到真正需要这个理论的时候,这个理论才能真正进入到普罗大众的眼中,被真正信仰和运用于批判现实与解决现实问题。

 

  14. 哲学把无产阶级当做自己的物质武器,同样,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做自己的精神武器;思想的闪电一旦彻底击中这块素朴的人民园地,德国人就会解放成为人。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卡尔•马克思

 

  本段主要是关联了物质和意识的关系问题和人类的实践活动问题。物质决定意识,但是意识对物质起能动的反作用。人类实践活动总是有一定的目的,在目的指导下进行有意识的有目的活动。也即哲学家主要从事意识领域的思想研究工作,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科学理论,而无产阶级由于自身的生产生活条件无法产生科学的思想理论,也不能自发的形成自觉的活动,由此就必须有先进的代表提出先进的思想。但是仅仅有科学的思想理论也不能真正产生改变现实的实践,必须有一个主体去实践这一科学理论,这个历史任务就必然落在无产阶级身上。

 

  15. 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宗教是被压迫生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情感,正像它是无精神活力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卡尔•马克思

 

  与本段关联的知识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中关于正确的意识与错误的意识的关系,事物的本质的知识点。谬误是对事物本质的反面的错误的反映。当然,这一句话也可与统治阶级的意识形态相关联。

 

    最后,聚英考研网预祝大家考上心仪的院校。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预测2011考研政治马克思主义经典语录解读连载之三"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聚创考研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

聚创考研网官方微信
分享:

学习QQ群
MORE
浏览记录
MORE
浏览过该网页的还看了 MORE
  • 24考研复试大纲及其流程解析

  • 【准大三】考研院校专业选择揭秘

  • 24考研调剂全流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