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导介绍:陈太胜
作者:聚创北师大考研网-小黑老师
点击量: 1068
发布时间: 2011-05-03 14:51
【微信号:13306030226】

姓名:陈太胜
职称:教授,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文艺学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
主要研究方向:文学理论和现代诗学
发表论著
论文:
《悲怆的美丽:死亡暗影里的魏晋风度--魏晋时代死亡意识论纲》,《东方丛刊....
《结构主义批评在中国》,《社会科学研究》,99.4
《文化研究:文艺学研究的挑战和机遇》,《文艺报》,2000年6月6日。
《作为人文学科的文学理论――文学理论的学科定位及其未来发展》,《文学理论....
《先锋艺术与先锋精神》,《山花》,2001(2)
《理论研究的未来:主体的失语和拯救》,《文艺报》,99.4.1(中国人民....
《幻视的能力:彭燕郊的早期诗作》,《诗探索》,2008年第一辑
《死亡意识与鲁迅的人生思想和文化思想》,《鲁迅研究月刊》2000(12)
《文学理论的意义生成、人文精神和现代性》,《文艺争鸣》,2000年第3期。
《中国文艺复兴的历史与现实》,《文艺报》2002,8,13
《20世纪中国现代诗学“真”的审美观念的诞生》,《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
《从意象化抒情到事件化抒情》,《诗探索》2002(1-2)
《死亡的诗化阐释--试论安徒生童话的死亡意识》,《浙江师范大学学报》,9....
《生命的悲歌:羁旅、爱情和死亡--读〈古诗十九首 涉江采芙蓉〉》,《文史....
《新历史观和重写现代文学史》,《文艺争鸣》2002(1)
《结构主义批评在中国》,《文艺报》,2000。12。5
《人文素养和人文教育》(署名斯言),《东方》,2000(2)
《爱情的变奏:相思的凄怆和美丽--关于〈古诗十九首的解读〉》,《文史知识....
《巴赫金对话理论的人文精神》,《学术交流》,2000(1)
《多元的中国新诗标准》,《诗刊》下半月刊2002(6)
《文学理论研究的新思路――评王一川<汉语形象美学引论>》,《文艺争鸣》,....
《走向综合的批评理论与实践》,《文艺争鸣》,2005(2)。
《对话、激情和创造:文学理论的自我抒写方式》,《河北学刊》,2000(5)
《走向文化诗学的中国现代诗学》,《文学评论》,2001(6)(《新华文摘....
《差异里的建构――梁宗岱的新诗理论及其启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0....
《回到“诗”本身》,《扬子江诗刊》,2005(2)
《中国文学经典的重构——梁宗岱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2....
《从“唱”到“说”——戴望舒的1927年及其诗学意义》,《天津社会科学》....
《文学经典与文化研究的身份政治》,《文艺研究》,2005(10)
《文学经典与理论:变与不变的辩证》,《天津社会科学》,2005(3)
《走向诗的本体:中国现代“纯诗”理论》,《社会科学》,2005(5)
《从李长之到梁宗岱——兼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第二期》,《文艺争鸣》,200....
《文学文本与非文学文本的关联与界限——重识文化诗学》,《江西社会科学》,....
《文学理论:不断扩展的边界及其界限》,《河北学刊》,2004(4)
《中国文学经典的重构——梁宗岱的中西比较诗学研究》,《中国文化研究》,2....
《梁宗岱的形式主义新诗理论》,《文艺理论研究》,2004(5)
《口语与文学语言:新诗的一个关键问题》,《江汉大学学报》,2004(6)
著作:
《梁宗岱与中国象征主义诗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象征主义与中国现代诗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作品与阐释:文学教学引论》,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
《西方文论研究专题》,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研究课题
参加多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的研究工作。
获奖信息
于2000年获得校本科教学十佳老师奖。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导介绍:陈太胜"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聚创考研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