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创考研网官方联系电话
聚创考研网 > 考研院校库 > 同济大学 > 导师介绍 > 正文

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用新能源技术方向导师介绍:马建新

作者:聚创同济考研网-小黑老师 点击量: 1275 发布时间: 2015-05-18 10:45 【微信号:13306030226】


  
  个人简介
  姓名:马建新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54年2月
  职称:教授
  行政职务:工程中心副主任
  导师类型:博导
  研究方向:氢气的制造、储运、加注和车载供氢技术,燃料电池关键材料、电堆及动力系统技术,新材料及环境催化技术
  电子邮箱:jxma@tongji.edu.cn
  办公电话:021-69589480
  通讯地址: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

  个人简历
  马建新,氢能与燃料电池专家。1954年2月出生,1982年毕业于华东理工大学,获工学硕士学位,1989年毕业于联邦德国克劳斯塔尔工业大学(TU Clausthal),获工学博士学位。曾任华东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工业催化研究所所长、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副院长,香港科技大学研究工程师、1998年入选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
  现任同济大学汽车学院教授/博导、新能源汽车工程中心副主任、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及动力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同济大学汉高教席首席教授;兼任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理事、氢能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氢能标委会委员,ISO国际氢能技术委员会工作组成员,华东理工大学兼职博士生导师等。

  主要研究成果
  主持完成了国家863重大项目 “燃料电池汽车高压氢气加氢站及供氢技术研发”和“高压氢气加氢站子站的研发”,负责研制了我国首座移动式燃料电池汽车加氢站和上海第一座具有国际水准的高压氢气加氢站(安亭加氢站);负责自主研发了45MPa大容积储氢瓶和车载嵌入式加氢机,并成功开发出集高压储运、自增压、卸载、加注功能为一体的加氢站子站技术和基于膜分离和变压吸附的副产氢气提纯技术并成功进行示范;负责世博加氢网络建设(包括济阳路加氢站和两座移动加氢站)和化工副产氢规模应用于燃料电池汽车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为上海世博会燃料电池汽车运营提供氢源;负责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中-加燃料电池与氢能技术联合研究与示范”;作为主要团队成员参与了我国“超越”系列燃料电池轿车的研制;负责研制的“汽车尾气催化净化器”,列入上海高新技术成果转化(A级)和重大科技产业化项目(1999)、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负责的“燃料电池汽车供氢关键技术”获得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9),作为主要研究人员参与的“燃料电池轿车动力系统集成与控制技术”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8)。
  已发表论文150余篇、获授权专利18项,其中美国专利3项。
  欢迎具有汽车、化学化工、材料和相关背景的同学免试直推或报考博士/硕士研究生。详细信息可通过email或者电话(jxma@tongji.edu.cn, 021-69589480)联系和咨询。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用新能源技术方向导师介绍:马建新"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聚创考研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

聚创考研网官方微信
分享:
学习QQ群
MORE
浏览记录
MORE
浏览过该网页的还看了 MORE
  • 24考研复试大纲及其流程解析

  • 【准大三】考研院校专业选择揭秘

  • 24考研调剂全流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