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身与空气动力学方向导师介绍:杨志刚
作者:聚创同济考研网-小黑老师
点击量: 1934
发布时间: 2015-05-15 16:12
【微信号:13306030226】

个人简介
姓名:杨志刚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61年8月
职称:长江学者
行政职务:风洞中心主任
导师类型:博导
研究方向:车辆设计及整车开发技术、汽车风洞设计;动力系统(航空发动机、微型发动机)分析与设计;空气动力学/计算流体力学/风洞技术与设计
电子邮箱:zhigangyang@tongji.edu.cn
办公电话:021-69589240
通讯地址:上海市曹安路4800号同济大学汽车学院,邮编:201804
个人简历
杨志刚,车辆空气动力学专家。1961年8月出生,1982年春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83进入美国Cornell大学机械航空工程学院机械航空工程与空气动力学专业,攻读硕士和博士,1990毕业获得博士学位。2002年至2004年,就读于美国印地安那大学Kelly管理学院,获MBA学位。
博士毕业后任美国航空航天局刘易斯研究中心(NASA Lewis Research Center)高级研究员和项目组负责人,先后参与和负责了流动稳定性、湍流模型、计算流体力学方法等基础课题研究,以及NASA的航空涡轮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等重要科技攻关项目,并取得成功。后进入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整车技术中心和通用研究院担任高级分析师和主任工程师,负责汽车风洞的低噪声声学升级改造的数值分析项目、热环境控制项目、刹车冷却系统研究,以及卡迪拉克车型气动开发等项目。
杨志刚教授提出的湍流模型目前已被汽车空气动力学界广泛使用,发表的论文被SCI引用超过百次。他提出的汽车风洞CFD修正方法已经获得公认。
杨志刚教授回国后主要具体负责指导“上海地面交通工具风洞中心”项目的建设工作。项目建设期间,杨志刚教授率团队攻克了地面模拟系统、减小流道损耗、风洞低频颤振、收风口变截面设计等技术难题。团队现已获授权专利7项,另有5项专利正在受理阶段。
近年来,杨志刚教授在汽车空气动力学、气动声学、热管理、高速列车空气动力学、地效飞行器空气动力学等方面也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重要的学术成就。在AIAA 、SAE 、《空气动力学学报》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77篇;申请专利8项,其中已授权5项,另外3项已被受理;获奖13项,其中包括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1项,教育部通用汽车中国高校汽车领域创新人才奖一等奖 1项等,他指导和培养的风洞中心造型设计人员荣获“2008年度沙伯基础创新塑料汽车设计大赛”(中国区)冠军;杨志刚教授还在《国际空气动力学》杂志、《同济大学学报》、《计算机辅助工程》、《汽车工程》等有影响的学术期刊担任杂志编委和特邀评审,是中国风工程学会、中国流体力学委员会等国家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委员,2008年当选为上海市第十一届政协常委,2009年入选中组部“千人计划”专家,并任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工程与材料专业委员会主任。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同济大学汽车学院车身与空气动力学方向导师介绍:杨志刚"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聚创考研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