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介绍:李朝义
作者:聚创电子科大考研网-小黑老师
点击量: 623
发布时间: 2012-06-30 08:49
【微信号:13306030226】

导师姓名:李朝义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33年06月
特称:中国科学院院士
职称:教授
学位:硕士
属性:专职
电子邮件:amysisu@uestc.edu.cn
学术经历:1981-1983,1985-1986,1987-1989任德国Max-Planck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客座科学家;1988.4-1988.7任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心理系客座教授;1992.8-1993.2任德国柏林自由大学生理研究所客座科学家;1993.10-1993.11任加拿大McGill大学神经学研究所客座教授;1995.4-1995.9任比利时鲁文基基督大学、加拿大麦基尔大学、日本九州工学院、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客座科学家。
个人简介
生于重庆,1956年中国医科大学毕业,1961年复旦大学研究生毕业,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国际脑研究组织(IBRO)亚太地区委员会理事。现任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命中心研究员,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博士导师,先后在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生物物理化学研究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比利时鲁文基督大学、加拿大麦基尔大学、日本九州工学院、和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任客座科学家;受聘为复旦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暨南大学和第三军医大学兼职教授和荣誉教授;曾担任国家基金委神经科学、心理学、病理生理学、和医学评审组组长,和中国科学院重大交叉前沿研究项目“脑和意识研究”首席科学家,现兼任“中国神经科学杂志”主编。目前主要从事视觉中枢研究,在国际刊物上发表了四十余篇研究论文,揭示了在视网膜、外膝体和视皮层各级神经元的感受野外面,都存在着一个范围比感受野大几十倍的“整合野”,系统地阐明了整合野在复杂图像信息处理中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感受野“三重结构”的新理论,已被国外广泛引用,并被国外学者应用于解释人类脑电图对图形刺激的反应,以及应用于神经网络和人工智能等研究领域。在视觉信息大范围整合研究方面处于国际前沿,该领域目前已成为国际上研究复杂视觉信息处理神经机制的热点,先后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二等奖(1991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997年)、和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2000年)。
硕士招生专业
071006神经生物学
02方向:神经电生理
06方向:视觉信息处理的神经机制及细胞和分子基础
040203应用心理学
03方向:认知神经科学与应用
“如果发现导师信息存在错误或者偏差,欢迎随时与我们联系,以便进行更新完善。联系方式”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电子科大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导师介绍:李朝义"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聚创考研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