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创考研网官方联系电话
聚创考研网 > 考研院校库 > 武汉大学 > 导师介绍 > 正文

武汉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导师介绍:马萧

作者:聚创武大考研网-小黑老师 点击量: 730 发布时间: 2012-07-18 16:34 【微信号:13306030226】


姓名:马萧 性别:男  
职称:教授 学院:语言文学学院  
主要研究方向:翻译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马 萧 博士 / 教授
  湖北赤壁市人, 1988 年于华中师范大学英语系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 1995 年于武汉大学外语学院英文系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师 从郭著章 教授; 2005 年于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博士学位,师从著名语言学家 何自然教授;曾留学英国,就读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语言、语言学及文化学院,师从世界著名翻译理论家、社会活动家、国际译协主席 Mona Baker 。现任武汉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翻译系主任,武汉大学翻译与比较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武汉大学 MTI教育中心常务副主任;国际语用学会会员,中国语用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湖北省翻译协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中国语用学研究会会刊《语用学研究》杂志编委,《语用学研究》执行主编(第 3 、 4 期)。
  主要从事翻译学、语用学、跨文化交际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
  Tel: 027-68753296 (办)
  E-mail: maxiao02@hotmail.com
  
  开设课程:
  开设的本科生课程有:精读、泛读、写作、翻译理论与技巧等;
  开设的研究生课程有:西方翻译理论、名家名译研究、翻译研究方法、语用与翻译、语用学导论、翻译与跨文化交际等。
  
  科研成果:
  部分论文
  1 、外语课堂上英语文学课程测试的传统与革新,《国外外语教学》, 1991 年第 2 期。
  2 、胡适与翻译,《名家翻译研究》,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8 年。
  3 、名篇新读,余香未尽,《中华读书报》, 1999 年。
  4 、动植物词语的文化喻义与翻译,《武汉大学学报》, 2000 年第 5 期。
  5 、多媒体教学——外语教学的新手段,《江汉论坛》, 2000 年第 3 期。
  6 、文学翻译的接受美学观,《中国翻译》, 2000 年第 2 期。
  7 、非言语交际手段与外语教学,《武汉科技大学学报》, 2001 年第 1 期。
  8 、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与翻译,《中国翻译》, 2003 年第 5 期。
  9 、浅谈从语言哲学中延伸的几个语用学问题,《武汉大学学报》, 2003 年第 5 期。
  10 、英汉语篇差异与翻译,《英汉语比较与翻译》, 2004 年第 4 期。该文被收入《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优秀论文集》。
  11 、浅析推理照应的几种解释模式,《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4 年第 3 期。
  12 、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山东外语教学》, 2005 第 3 期。
  13 、从模因到规范——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论述评,《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2005 年第 3 期。
  14 、共性论与个性轮——语用学该走向何处?,《现代外语》, 2005 年第 2 期。
  15 、胡适的文学翻译与文学创作,《江汉论坛》, 2005 年第 12 期。
  16 、 Cooperation and Bridging Reference ,《跨文化研究论坛》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6 。
  17 、翻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与关联重构,《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2007 年第 2 期。
  18 、关联理论与翻译研究,《语用学纵横》,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19 、话语幽默的文化策略研究,《江汉论坛》, 2009 年第 9 期。
  20 、 Rethinking the HNC Antithesis on the Basis of t he Semiotic Square (co-author) , Proceedings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ingapore, 2008.
  21 、《语用学研究》第 3 期(执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年。
  22 、《语用学研究》第 4 期(执行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年。
  23 、 A Tentative Adaptation Model of Translation, Studies in Pragmatics, 2011(4).
  24 、 Curriculum Vitae and Identity Representation, Presentation at the 12 th International Pragmatics Conference in Manchester, 2011.
 
  部分著述:
  1 、《实用英语教学法》(参编),外文出版社, 1992 年。
  2 、《走遍美国》(参编),湖北教育出版社, 1999 年。
  3 、《英语学习指南》(参编),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0 年。
  4 、《没有神秘的神秘人物》(编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2 年。
  5 、《佛罗里达》(译著),辽宁教育出版社, 2003 年。
  6 、《语用学纵横》(参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 年。
  7 、《青鸟》(译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8 年。
  8 、《秘密花园》(译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8 年。
  9 、《翻译工作者手册》(译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10 、 An Adaptation-Theoretic Account of Translation as Adaptive Variation (PhD dissertation), Wuhan University Press, 2009 (forthcoming).
  
  项目:
  1 、“胡适翻译研究”, 2001 年武汉大学外语学院项目。
  2 、“英汉话语联系语的语用认知对比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批号: 00BYY002 )(项目成员之一)。
  3 、“语用照应的认知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项目成员之一)。
  
  获奖:
  2000 年获武汉大学英文系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三等奖;
  2002 年论文“话语标记语的认知功能与翻译”获第三届全国多语翻译理论研讨会优秀论文一等奖;
  2004 年论文“浅析推理照应的几种解释模式”获武汉大学教学科研论文三等奖;
  2005 年论文“翻译模因论与翻译教学”获武汉大学教学科研论文二等奖;
  2005 年论文“从模因到规范——切斯特曼的翻译模因述评”获武汉大学教学科研论文三等奖;
  2006 年获武汉大学优秀研究生导师称号;
  2007 年论文“翻译过程中的关联缺失与关联重构”获武汉大学教学科研论文二等奖。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武汉大学语言文学学院导师介绍:马萧"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聚创考研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

聚创考研网官方微信
分享:
学习QQ群
MORE
浏览记录
MORE
浏览过该网页的还看了 MORE
  • 24考研复试大纲及其流程解析

  • 【准大三】考研院校专业选择揭秘

  • 24考研调剂全流程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