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聚创北化考研网-小黑老师
点击量: 856
发布时间: 2011-10-13 10:46
【微信号:13306030226】
杨儒教授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男, 1963年出生, 中共党员, 山西人, 研究室主任,
在读研究生:硕士 9人 ,博士2人
电话:010-64436736
电子信箱:yangru@bbn.cn
导师寄语: 学、练、修、悟。
教育经历:
1980年09月至1984年06月 太原理工大学煤化工专业获得学士学位。
1987年09月至1990年06月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取得硕士学位。
1994年12月至1998年03月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
2008年09月至2009年09月 美国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高级访问教授。
工作经历:
1984年07月至1987年08月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任实习员职务
1990年07月至1994年11月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 任助理研究员、课题组长。
1998年09月至今 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炭及无机功能材料系,超细材料与先进陶瓷研究室,任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中国化工学会会员,中国化工学会无机酸碱盐专业委员会学术带头人,中国硅酸盐学会玻璃钢分会理事,《无机盐工业》杂志编委
主要研究领域:
纳米材料制备新技术、纳米材料化学、功能陶瓷材料、材料计算化学
代表性论文:
1. Ru Yang, Jin Qiu, Min Li, Nan Jiang, Prepar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porous ultrafine Fe2O3 particles, Materials Research Bulletin, 2005, 40:1968.
2. RU YANG, LIANG GUO, Synthesis of cubic fluorite CeO2 nanowires, 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2005, 40: 1305.
3. Ru Yang, Jianhojg Liu, Min Li and Caixia Yan, The Synthesis and Thermal Stability Study of Mesoporous Cerium(IV) Oxide Powders,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olid State Chemistry in China, World Scientific Publishing Co. Pte. Ltd, p241, 2002.
4.Ru Yang, Hongyan Yu, Min Li, Mesoporous Properties of Nanosized Anatase Titania Powders Prepared by Urea Hydrolysis with PEG Dispersant,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 2003,22(16):1131~1135.
5.YU Hong-Yan, YANG Ru, LI Min, GUO Yu-Bao, ZHANG Guang-Yan, Characterization of Wormhole-like Mesoporous Titania with Anatase Crystalline Framework(English), Chin. J.Inorg. chem, 2003, 19(9):963~966.
6.Yang Ru, Guo Liang, Synthesis of the Nanotublar Cubic Fluorite CeO2(English), Chin. J.Inorg. chem, 2004, 20(2):152~158.
7.Yang Ru, Guo Liang, Synthesis of Cubic Fluorite CeO2 Nanowires, Journal of Materials Science Letters, 2004,23(19):1529.
8.邱瑾, 杨儒, 江南, 李敏, 竹炭模板合成高度有序二氧化硅微米线组,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5, 26(6):1010.
9.杨儒, 李敏, 李友芬, 刘家祥, 严彩霞, 锐钛矿型纳米TiO2介孔粉体表面织构的研究,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3, 24(1):146.
10.杨儒, 李敏, 张敬畅, 曹维良, 胡天斗, 张静, 锐钛矿型纳米TiO2粉体的精细结构及其光催化降解苯酚的活性, 催化学报, 2003, 24(8):811.
11.郭玉宝, 杨儒, 曹维良, 张敬畅, 甘氨酸在纳米碳管中吸附及性质的分子模拟, 化学物理学报, 2004, 17(4):437~442
获奖成果及荣誉称号:
1、1990,12 作为主要骨干参与的“从CO+H2合成发动机燃料”研究项目获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2、2004年5月,负责承担的北京市科技项目“纳米粉体制备及应用技术研究”超临界法功能性无机纳米材料公共技术平台,通过了北京市科委组织的科技成果鉴定。
3、2004年12月,教育部重大基金项目“稀土金属醇盐关键技术及应用”的结题验收。
4、2003年11月,纳米金属氧化物粉体材料工业化开发项目纳米TiO2和纳米SiO2分别通过内蒙古科委的科技成果鉴定。
5、北京化工大学教改项目“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实验课程设计与体系优化研究”,已于2004,3通过学校组织的专家委员会的验收鉴定。
6、已授权了八项中国发明专利:
⑴ 杨 儒等,一种用于甲醇羰化制备甲酸甲酯的超细催化剂, ZL98109193.8, 中国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002,05,22.
⑵ 杨 儒等,一种非晶铜/二氧化硅催化剂及其制法和用途, ZL98108655.1, 中国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002,08,14.
⑶ 杨 儒等,一种用于甲酸甲酯低温合成甲醇的氢解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ZL98108654.3, 中国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002,12,04.
⑷ 杨 儒等,4-哌啶胺的合成及其催化剂与其制备方法, ZL00134061.1, 中国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003,12,13.
⑸ 杨 儒等,纳米金红石二氧化钛及其制备方法, ZL02116335.9, 中国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005,03,16
⑹ 杨 儒等,介孔稀土氧化物的制备方法, ZL02158777.9, 中国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005,12,27
⑺ 杨 儒等,合成稀土金属醇盐的方法, 02158776.0, 中国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002,12,27
⑻ 杨 儒等,纳米二氧化硅的制备方法, 200310117210.0, 中国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2003,12,08
7、著作: 左禺主编, 杨儒参编, 材料的耐蚀性和腐蚀数据, 第十三章(9万余字), 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3,01
荣誉称号:
2000年终被评获得2000年度大宝奖教金。
2004年教师节荣获北京化工大学优秀教师光荣称号。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北化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导师介绍:杨 儒"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聚创考研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