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创考研网官方联系电话
聚创考研网 > 考研院校库 > 深圳大学 > 专业介绍 > 正文

深圳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招生机械工程(专业学位)介绍

作者:聚创深大考研网-王老师 点击量: 6030 发布时间: 2018-08-28 15:33 【微信号:13306030226】


热门关键词:深大研究生,深大硕士招生机械工程(专业学位),深圳大学

据悉,深圳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招生机械工程(专业学位)介绍已公布,聚英深圳大学考研网小编为你整理如下内容:

深圳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机械工程(专业学位)介绍

基本信息

专业

085201

专业名称

机械工程

学制

3

学位类型

专业学位

学院名称

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联系人

王老师

联系电话

22673861

电子信箱

wangbszu@163.com

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02]数学二;[938]机械设计基础二;

复试科目

[FS22]机械制造基础二;

专业方向及指导教师

             专业方向代码          专业方向                          指导教师

01

纳米表面科学与工程

刁东风,汪浩,张希,范雪,王超,汪朋飞,曹媛媛,谭金旺,陈成

02

精密加工与成形

伍晓宇,沈军,娄燕,劳长石,程蓉,龚峰,石红雁,罗烽,刘志远,陈张伟,徐斌,郭登极,马将,张国庆,冉家琪,刘长勇,梁雄,黄鹏,赵航,鲁艳军,徐腾,齐成,朱立宽

03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

邓元龙,黄虹宾,杜建铭,王兴政,彭太江,巩伟杰,邓帮林,于赐龙,李杨

04

人因工程

曲行达,胡新尧,陶达,赵众,张婷茹

专业介绍

085201机械工程(二级学科)
专业代码:085201  专业名称:机械工程   学制:三年  所授学位: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培养目标

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职业素养,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作风和团队协作精神;

2)具有本专业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写作;

3)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专业的科学研究能力;

4)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和信息化技术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

5)具有独立从事机械工程领域的科学研究或应用高新技术进行工程设计的能力,具有创新精神,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工程技术工作及相关的工程管理工作。


培养方向:

1)纳米表面科学与工程:围绕机械系统中纳米表面功能化核心价值提升,探索微纳光电磁传感器材料生长、电极设计光刻和器件封装工艺,发展纳米表面制造装备和技术,为实现纳米表面制造的一致性与批量化提供实用化技术。

2)精密加工与成形:研究利用精密加工(微细电火花加工、微细电解加工、超精密加工、聚焦离子束加工等)与成形(材料塑性成形、3D打印成形、高速成形等)技术进行微模具及光学模具的制造方法与技术手段,研究加工制造过程中的新原理、新工艺、新方法与新装备。研究精密加工与成形过程中提高加工效率、加工精度及表面质量的技术手段与方法。研究微模具及光学模具在工程中应用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及解决方法。

3)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运用机械设计手段主要研究非标准自动化装备设计及制造,机器人本体及外围应用设备的设计制造,以及智能装备的开发。表征与量化特定自动化装备的知识积累,逐渐形成特定的设计方法与技术。

4)人因工程:是一门融合工业工程,心理学,设计学,生物医学工程等多学科的交叉学科,从生理学,生物力学,行为科学,认知科学等方向研究揭示人体的能力与局限,并应用于工业设计,人机交互,医疗健康,职业安全,智能设备等多应用领域。


导师队伍:

  依托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学科齐全的优势,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师资力量。目前机械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导师37人,其中教授11人(含特聘教授3人),副教授8人。97%的专职教师具有博士学位,55%的专职教师具有海外研究经历,教师中有青年千人计划专家1人,深圳市高层次人才8人,深圳市海外高层次人才(孔雀计划)13人。

导师团队核心成员简介:

刁东风,男,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纳米表面科学与工程研究所所长,深圳大学电镜中心主任。近年来一直从事纳米表面科学与工程及纳米摩擦学研究。现任SCI国际杂志Lubrication Science编委与Friction副主编。至今已发表80余篇SCI论文,申请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主持国际基金10余项与国家863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10余项。现已经培养博士毕业生10名,在读博士生6名。

沈军,男,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中国金属学会非晶合金分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863项目以及国家重点国际合作项目。主要研究方向为非晶合金材料、3D打印金属结构材料。

曲行达,男,特聘教授,从事人因工程研究,指导毕业博士生8人,硕士生20余人。担任多种人因工程领域国际期刊编委,发表SCI/SSCI期刊论文逾50篇。主持新加坡教育部学术研究基金,新加坡人力部研究基金,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项目等各类项目十余项。

徐刚,男,教授/博士生导师,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实验室主任。主要从事机器人和电力驱动控制理论与技术等研究。主持多项国家科研项目,曾获军队科技进步奖。

邓元龙,男,教授,深圳大学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党委书记,深圳市传感器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深圳市传感器产学研联盟秘书长。中国仪器仪表学会、中国光学学会高级会员。获深圳市科技创新奖1次,广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省部产学研项目1项,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5项,横向课题2项,发表SCI检索期刊论文2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2项。

黄虹宾,男,教授,工学博士,博士后。主要从事专用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研发。获批发明专利80余项,国际专利10项。主持数十项企业委托项目,主持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


课程设置:    

1.常规课程体系.课程设置以职业需求为目标,以实际应用为导向,以综合素质提高为核心。课程学习实行学分制,应获得总学分不少于27学分,其中必修课程不低于13学分。其中核心课程包括高等工程数学、系统动力学、材料成形原理、线性系统理论、信号采集与分析、微细加工技术、数字制造、机电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理论与应用、虚拟仪器技术、有限元与数值模拟、振动理论及控制、应用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等。

2.导师负责制.培养方式实行导师负责制。学位论文由校内相应学科、专业点安排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导师(简称校内导师)与行业内业务水平高、责任心强的具有高级技术职务的人员(简称校外导师)联合指导(简称双导师指导)。

3.专业实践.由校内导师结合自身所承担的应用型科研课题,安排学生的工程实践环节;或者充分发挥校外导师的指导作用,利用现场的人才培养资源,由校外导师负责安排相应的工程实践环节。

 


教学资源:

  在实验室方面,学位点拥有广东省微纳光机电工程技术重点实验室(2016年立项)、广东省机械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深圳市模具先进制造技术重点实验室、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等科技创新与研究生培养平台,拥有实验室面积超过4000平方米、实验仪器设备资产近亿元。

  学位点积极开展实践教学,目前建立了深圳大学校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深圳市银宝山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并获批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学科点进一步加强与深圳地铁、固高科技、强华科技、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高训中心等公司和单位合作,组建研究生校外实践基地,承接企业联合研发项目,邀请企业技术人员担任研究生校外导师,合作展开研究生的联合培养。

  本学位点用于研究生教学与实验的仪器总值近亿元,大型贵重设备40多台套,主要有:单点金刚石车床,精密数控平面磨床,3D快速成型系统,原子力显微镜,纳米压痕仪,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透射电镜原位摩擦测试仪等。目前大型设备均已实现校内或学院内部共享使用,研究生可以根据实验需要进行预约。

  出国出境:与香港科技大学签署协议,接受我院学院攻读MSC硕士学位,目前已有2名学生被录取。

 

奖助体系:

  深圳大学设立完善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包括学业奖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三助工作补贴。其中学业奖学金分为一等和二等,根据学业成绩和科研业绩进行评定,覆盖60%以上的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和助学金遵照国家相关规定和深圳大学评审办法进行,最终覆盖人数由上级部门确定。学院按照学校批准名额为研究生提供兼任三助岗位机会,岗位覆盖率近35%。

 

培养特色:

1. 纳米表面科学与工程。基于功能化纳米表面的设计-制造-检测表征-传感-应用的研究,培养学生掌握功能化纳米表面先进制造原理及方法、光-机-电-磁功能化特性测试技术、微纳光电磁传感器及新型纳米智能装备的设计开发和制造工艺。

2. 精密加工与成形。面向本地产业需求,培养学生探究并掌握精密加工与成形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方法,以及加工装备制造关键技术。培养学生掌握新技术及利用现有技术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研究方向覆盖:无损检测、机器人运动控制、非标装备、机器视觉检测、机器人与智能装备等领域。

4. 人因工程。培养学生应用人因工程理论知识及研究方法论,独立解决工业设计,人机交互,医疗健康,职业安全,智能设备等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

有代表性的毕业生:

周易华,深圳市惠泰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工程师;

徐子千,深圳实德来实业有限公司工程师;

谢金铎,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工程师

  鹏,珠海拱北海关工程师。

贺建平,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工程师

张大伟,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工程师

李相义,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工程师

梁业兴,深圳迈瑞生物医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师

李春波,深圳大学工程训练中心教师

冯鑫江,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工程师

陈志文,自主创业,深圳市米客教育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创始人


就业情况 

本硕士点就业率100%。有代表性的学生就业单位有北京大学东莞光电研究院,深圳市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大族激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迈瑞制药有限公司,西门子(深圳)磁共振有限公司。 


以往生源情况:

以往的录取考生中,多名来自985、211高校,来自具有博士授权或硕士授权高校的考生超过60%。

报考要求

相关专业大学本科毕业。


以上是聚创考研网为考生整理的"深圳大学2019年硕士研究生招生招生机械工程(专业学位)介绍"的相关考研信息,希望对大家考研备考有所帮助! 备考过程中如有疑问,也可以添加老师微信juchuang911进行咨询。

免责声明:本网站发表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聚创考研网尊重版权,如有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WX:juchuang911)

聚创考研网官方微信
分享:
学习QQ群
MORE
浏览记录
MORE
浏览过该网页的还看了 MORE
  • 24考研复试大纲及其流程解析

  • 【准大三】考研院校专业选择揭秘

  • 24考研调剂全流程解析